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中国道路施救车后市场的现状。所谓“道路施救车后市场”,是指道路施救车销售以后围绕道路施救车售后使用过程中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如道路施救车维修、保养、服务,以及所需的零配件、用品、材料等相关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道路施救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道路施救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20%,其他6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售后服务利润一般是整车销售利润的3倍。从这一角度说,真正的道路施救车大市场是后市场,得后市场者得天下。
然而就目前的现状看,中国道路施救车后市场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相当滞后的。比如,按照国际运行标准,道路施救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应为1:1.7,而根据现有数据,我国道路施救车零部件总产值却无法超越道路施救车整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两者规模比例也仅为1:0.7。除了零部件行业,在包括汽保行业、道路施救车金融行业、道路施救车养护行业等在内的其他6个主要道路施救车后市场领域,中国市场的发展也都明显落后。
“滞后”有各种具体表现,其中最典型也最明显的一种表现是假冒伪劣现象严重。最新一项调查显示,56%的中国道路施救车用户在他们的车辆上发现了仿冒产品;近3年来,由于使用伪劣零配件而发生事故的车辆占到总事故车辆的13%。而绝大部分消费者缺乏对汽配产品的判断,很容易被蒙蔽,权益得不到保障。分析人士认为,道路施救车后市场规模的过快增长正是以侵占优质零部件生产厂家及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健全,是中国道路施救车后市场滞后的另一突出表现。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道路施救车后市场基本上处于“法规真空”状态,在道路施救车维修、道路施救车配件、道路施救车美容、道路施救车用品等领域,不仅行业性质的指导规范缺失,甚至连质量标准和定价标准这样的基本标准都没有。法规标准不健全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道路施救车后市场的整体发展。
正是由于道路施救车后市场比较混乱,阻滞了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的正常成长。目前,我国的整车生产企业有130多家,国内零部件生产厂商数万家,其他作坊式的道路施救车售后服务和相关企业不计其数。但这些在后市场中打拼的企业大都不具规模,专业化能力薄弱,一直停留于“小散乱”的低层次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上,根本无法与国际大品牌相抗衡。无缘“中国道路施救车后市场可信品牌”,的确没什么好说的。
对目前国内道路施救车后市场的现状固然要有所担忧,但还应保持乐观心态。毕竟中国道路施救车后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加强道路施救车后市场法制建设,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市场管理体系,促进市场秩序日趋规范,推动行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相信,经过结构调整和重新洗牌,中国道路施救车后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定后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而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和品牌也会不断涌现,成长壮大。
本文章来自于道路施救车官方网站:www.gsc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