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北上广”车牌之限,正是中国迅猛发展的平板车产业,遭遇到环境、交通、资源、土地等“硬约束”的一种表征。中国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平板车社会?
“十一五”期间,我国平板车产销量由570万辆猛增至1800万辆,年均增速25%,创造了超高速,也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越来越多的尴尬开始摆在我们面前。
一方面平板车数量增长很快,但相比纽约、东京等大都市,国内城市人均平板车保有量仍低得多,但各种平板车困境却提前出现;全球都在提倡绿色出行,国内平板车“以大为美”的观念却愈演愈烈。据统计,2010年中国新上市乘用车的平均油耗分别比2008年欧洲高18.3%,畸形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文化,成了比堵车更可怕的隐患。
专家认为,当前平板车消费所带来的大量社会性问题,政府职能应该及时从平板车产业层面要提升到平板车社会,进行趋利避害的引导和调控,需要的不仅是简单的“限令”,而是综合统筹的平板车社会健康发展规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就表示,近年来中国走向平板车社会,来势异常迅猛,以至于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没能做好准备。他建议,目前平板车社会政策制定有五大方面值得重视:首先是把平板车产业引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其次是城市的发展应该更加充分考虑平板车社会的因素;第三是要牵住平板车消费政策的“牛鼻子”,培育健康的平板车社会文化;第四是要制定和实施平板车能源战略;第五是要制定和实施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
本文章来自于平板车官方网站:www.gsc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