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舆论关注焦点之一是高空作业车安全,但是随着全社会的关注而形成的压力,众多学校采取来了停开高空作业车的方式来规避风险。从表面上看,高空作业车事故发生的数字减少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界的关注度在降低。虽然在高空作业车生产企业,这件事仍然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但是记者发现,这个重点好像没重在点上。
众所周知,高空作业车的特殊性在于其高出其他同类型载客车的安全标准,以及由不同年龄段乘员所带来的动力和传动系统的匹配,车身结构的改进与加强等相关技术的调整。涉及了材料力学、人体工程学等诸多学科。但是很多高空作业车在结构方面仅仅增加了一些角钢焊接的横梁,在内饰方面仅仅是将车内座椅的高度降低以“适合学龄乘员的身材”。我认为这种高空作业车只能是意识形态上的高空作业车。选择高空作业车不能只看其外观的高空作业车黄色涂装,高空作业车的根本是在其内功上——安全性。
想必很多人都对一张美国街头,悍马撞高空作业车的照片印象深刻,正是因为这张照片中悍马支离破碎的样子,反衬出美国高空作业车的坚固。我也曾经近距离的接触过美国高空作业车,它所有的细节都体现出设计之初就有一个理念——这是一辆高空作业车。我想这是我国高空作业车生产企业最应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设计并生产高空作业车,而不是生产高空作业车。
不过这个问题已经被国内高空作业车企业认识到,并以付诸实施在高空作业车的设计、生产过程中。上汽大通通过高空作业车基型车侧翻试验树立了其轻客车型高空作业车“安全坚固”的产品形象。同时在武汉商用车展发布了专用高空作业车守护星,再次树立“学龄乘员守护者”的品牌形象,在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展现了国内企业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强大的企业社会责任感。
所以说,高空作业车制度能否为司机构建一个零危害的“生活圈”,不仅取决于法律法规的完善,更取决于政府和企业在标准执行层面的“临门一脚”:一方面,在标准框架内,采购者能否做到完全遵守标准进而杜绝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标准框架范围之外,采购者是否能做到对教育装备的从优选择。选择真正的高空作业车,而不是只涂着“高空作业车黄”的高空作业车。
本文章来自于高空作业车官方网站:www.gsc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