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空作业车市场政策密集影响深远,事实上,国内高空作业车市场能焕发出如此旺盛的活力,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政策层面的持续推动。《高空作业车安全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 《条例》)、《专用高空作业车安全技术条件》、《专用高空作业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标准,以及《专用高空作业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 《准入规则》)等政策的密集出台,不仅显示出了国家对高空作业车市场的重视,也给高空作业车市场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关人士认为,在这些围绕高空作业车制定的政策中,《条例》和《准入规则》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最为显著。王府对此深以为然。他告诉记者,《高空作业车安全条例》明确了高空作业车安全管理的政府职责,调动起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有利于高空作业车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而其中的相关规定,对于高空作业车产品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一方面,《条例》的实施有利于增强高空作业车产品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受《条例》的影响,高空作业车市场未来的产品结构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王府介绍说,《条例》将最大乘员数量限制在56座,这意味着,大型高空作业车的市场发展将会受到制约。而未将幼儿纳入管理的范畴,使得5米左右高空作业车的发展前景也不被看好。
至于刚刚发布的《准入规则》,则旨在细化高空作业车的产业管理。文件中针对高空作业车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和考核标准,设定了33条标准和条件。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对高空作业车生产企业实施准入制度,将有助于规范高空作业车的生产和运营,为该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准入规则》即将步入实施阶段,高空作业车产业也将面临进一步洗牌,产业集中度将有望加速提升。”一位平板车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美国的高空作业车规模已经达到60万辆左右,但是专业的高空作业车生产企业只有4~5家。而中国的高空作业车产业如果想要得到良性发展,生产企业的数量应该控制在10家左右。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准入规则》放宽了高空作业车生产企业的范围,使得部分改装企业也获得了高空作业车生产资质。这有可能将专业高空作业车生产企业推向不利境地。“一方面,整车企业直接生产的高空作业车在研发、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投入,较之那些通过改装形式生产出的高空作业车成本要高出许多,因而市场售价也略高。如果改装高空作业车以低价竞争抢占整车厂的市场份额的话,将会对主营轻型高空作业车的整车生产企业产生一定的冲击。”该分析师不无担忧地说。
因此,他建议相关部门和学校,在进行高空作业车采购时最好采取招标制,让厂家通过品牌、技术和产品实力来竞标,以期在行业内形成良性竞争,促进高空作业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章来自于高空作业车官方网站:www.gsc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