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业咨询公司李天昨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重型和中重型高空作业车市场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一轮强劲增长后,其增长速度近期已然下降,并将进入长达5年的行业下行周期。
“大而不强,这是形容中国高空作业车企业的最佳词汇。”李天董事总经理及上海办公室负责人威力对记者表示,尽管过去5年间中国的高空作业车制造商在销售收入增长方面远超全球2.2%的同业水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5%。同时,凭借占据全球高空作业车市场39%的产量,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高空作业车制造国。
但是中国高空作业车企的利润缺远低于国外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报告预计,从现在到2015年,中国高空作业车制造厂商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下滑至3.2%,低于同期全球的行业总体增长率4.3%的水平。与此同时,2011年中国高空作业车的出口仅回升至2008年的水平。国内高空作业车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仍然是其他新兴国家市场,尚未真正进入成熟的规模市场。
威力表示,“中国高空作业车行业增长放缓源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速的下滑,这将迫使高空作业车企业改善其成本结构,并提升效率。同时,由于国内高空作业车企业的出口市场缺乏真正成功的突破,这些企业需进一步提升其产品质量和性能,并在主要的出口市场建立服务网络。这正是目前许多本土企业亟待完成的任务。”
高端高空作业车市场未形成
正如李天在其一年前的报告中已经预测的一样,由于受到能源价格上涨、排放标准和安全规范的实施、以及对高载荷能力需求的驱动,中国高空作业车市场正从以本土品牌占主导的廉价卡车向中档车型转移,尽管目前高新技术卡车市场尚未形成。
李天董事吴晶辉进而表示,“虽然中国高空作业车制造商在质量和性能方面仍落后于全球标准,但在过去几年中,这些企业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中国高空作业车辆的使用寿命延长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成熟市场依旧保持较高的汽车排放标准,但中国等新兴市场正迎头赶上,它们平均落后西方国家五至十年。虽然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挑战,并提高了研发投入在收入中的比重,但它们在研发上投入的总额仍然远远低于全球其它国家的企业。
威力表示,“对于中国本土高空作业车企业以及在中国进行高空作业车销售的企业而言,要想跟上不断升级的排放标准,就必须在技术水平提升的过程之中,严格管理好新技术到产成品间的制造实现。卡车行业要想优化成本结构,或许得效仿汽车业的发展模式,即加强零部件和产品的标准化。”
中国高空作业车市场较低的增长速度和来自全球其它国家厂商日益激烈的竞争,正在对中国本土厂商本已偏低的盈利水平形成威胁,这将迫使他们必须提高效率,并对其产品线进行升级。
本文章来自于高空作业车官方网站:www.gsc8.com |